
根據目前房屋交易的流程,網簽是辦理房屋過戶的前提條件,現在購房合同基本采取網簽的形式,能網簽合同證明該樓盤預售許可證下來了,未來可以辦理產權,網上簽購房合同具體參照國家的合同法當中的購房部分內容,主要是明確自己的相關利益及對方應盡義務即可。那么,問題來了~現實生活中如果既有網簽購房合同,又有實際購房合同,而且兩個合同內容不一致,哪個更有效呢?
【案情簡介】
王某于2008年經中介介紹從劉某手中購買一處住房,雙方商定房屋價格為120萬元。在中介的幫助下雙方簽訂了購房合同,合同金額為120萬元,同時為了避稅,在中介的提議下雙方簽訂向房管局備案的網簽購房合同金額為80萬元。因此,同一筆購房買賣交易出現了不同價格的兩份購房合同。合同簽訂后,王某向劉某支付了40萬元的首付款。之后因王某未能向銀行及時貸款,劉某與王某簽訂了補充協議約定如果王某不能在約定的時間向劉某支付剩余購房款的話,王某之前繳納的所有購房款均轉為違約金不予退還。之后王某仍未能向銀行貸款,故劉某將房屋賣與他人,網簽購房合同價格仍為80萬元。另王某繳納的40萬元首付款作為違約金均未退還。現雙方因此產生糾紛。
【律師點評】
本案爭議焦點主要集中在雙方之間的實際房屋合同與網簽購房合同哪個有效、補充協議是否有效以及違約責任應當怎么承擔這三個問題上。
一、網簽購房合同與實際購房合同哪個有效?
在本案中,雙方為避稅,將120萬的實際購房價格寫為80萬元向房管局備案,是典型的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根據我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的規定,該種合同無效。因此,王某與劉某簽訂的80萬元的網簽購房合同應為無效的合同。
二、補充協議是否有效?
根據合同法相關規定,從合同效力從屬于主合同效力,本案中,王某與劉某的購房價格是120萬,而備案價格卻是80萬元,應為無效,那么主合同無效,補充協議亦為無效。
三、違約責任如何承擔?
對于買方來講,具體到違約責任,我們知道,根據我國合同法的相關司法解釋,違約金過高的認定標準是不超過實際損失的三倍。具體到本案中,也就是劉某前后賣房中的損失的三倍為限,40萬元如果超過劉某損失的三倍就是過高了,超過部分的違約金約定應為無效。王某應向法院訴訟,請求法院判定違約金過高,降低違約金。但是本案中違約金過高的舉證責任在王某,雖然房價是不斷上漲的,但是王某卻無法舉出證據證明劉某沒有損失,因為劉某之后賣與他人的價格備案仍是80萬元。而王某與劉某簽訂的購房價格確實120萬元,如此而來劉某的損失就是40萬元了。因無法得知劉某賣與他人的實際房屋價格,所以該方案并不是明智之舉。
那么,上面王某談到,雙方訂的關于違約金的不成協議是無效的,故40萬不能作為違約金,應與返還王某。這個方案對于當事人王某來講是比較合適的。
【煥廷有話說】
本案中,因涉及網簽購房合同是“以合法性是掩蓋非法目的”因此無效。但有的朋友可能就問了,那如果兩個合同都是有效的,應以誰為準呢?講到這里,我們就不得不談談何謂網簽購房合同,它的性質是什么?
一、什么是網簽購房合同
網簽購房合同就是和房地產銷售對象簽訂合同后,到房地產相關部門進行備案,并公布在網上。然后會給個網簽購房合同號,可以通過這個網簽購房合同號在網上進行查詢。網簽購房合同為了讓房地產交易更加透明化。
二、網簽購房合同的流程
第一步,購房者在確定了買房意向之后,經過購房者與出賣人雙方的平等協商,購房者和開發商共同將正式的合同條款輸入合同備案軟件,進行網上簽約,上報房地產市場信息網。
第二步,開發商和購房者簽訂的購房合同上報成功后,打印正式的(電子)合同,購房者和開發商履行簽字手續,打印的份數依據付款方式確定(一次性付款需打印4份,按揭貸款需打印5份)。
第三步,開發企業需要在網上簽約的3個工作日內,到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辦理合同蓋章備案手續。開發商和購房者網上簽約上報之后,開發商需要攜帶全部的購房資料,全套已簽字(蓋章)的紙質正式合同到具有管轄權的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辦理合同蓋章備案手續。
三、網簽購房合同注意事項
如需要修改合同信息,在上報房地產市場信息網之前,開發商和購房者還可以協商變更合同信息,一旦上報之后,電子合同的核心內容(核心內容:購房者姓名、身份證、購房價格、付款方式、合同面積、房號、戶型)將不能進行修改。如果需要修改核心信息,則需要在合同備案軟件上“申請撤銷簽約”,重新進行簽約。經雙方協定,24小時內允許撤銷網上簽約。
而在商品房簽訂的3個工作日內,經買賣雙方協商一致需要變更合同的就核心內容以外的相關條款,開發商企業可以調閱,重新修改打印電子合同。超過了3個工作日或者已經備案,無論是核心內容還是核心以外的內容,均買賣雙方協商一致,持備案合同和合同變更申請到具有管轄權的房地產交易管理部門辦理相關手續。
總結:網簽時房地產主管部門為了維護房屋買賣市場秩序,要求雙方將簽訂的房屋買賣合同予以公示,系物權轉移的程序,并非合同生效的必要條件,網簽與否并不影響合同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