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號角吹響,鼙鼓陣陣,馬蹄聲疾。
2015年2月16日,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相關改革方案(以下簡稱“1+3”意見方案),由此拉開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大幕,吹響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集結號。
“1+3”意見方案出臺半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正確引領下,全國公安機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推動公安改革迅速駛入“快車道”。
突破性改革動作頻頻亮點紛呈
今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勇擔改革重任,強力推進各項公安改革,一批基礎性制度性政策性措施相繼推出,一些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重要進展。
——著力便民惠民。
方便群眾、惠及百姓的突破性改革動作頻頻,各項新政迅速落地,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改革紅利。
深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創新人口服務管理,22個省份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出臺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具體實施意見,戶籍遷移制度、戶口登記制度、居住證制度、人口信息管理制度和相關領域配套制度不斷完善,部分地市戶籍政策全面放開。今年7月7日,廣東省宣布,從2015年起,每年讓100萬外來務工人口落戶,到2020年努力實現1300萬左右的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
公安部推出將7類科研機構納入申請“綠卡”范圍、支持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簡化臺灣居民申請臺胞證手續和取消來往大陸辦理簽證、試點實施跨省異地交納交通違法罰款、構建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獲得感。群眾感言:“原來跑斷腿,如今一條龍。”
——擴大簡政放權。
公安機關敢于向自我“開刀”,動自己的“奶酪”,主動打破部門利益,做足權力減法。
目前,公安部已取消和下放了6項行政審批事項,將4項公安機關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改為后置審批。公安部消防局取消了部分消防備案項目,合并了部分審批事項,將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注冊審批事項下放到省級公安消防部門。6月18日,全國政協就“建設工程消防審核驗收”議題召開第33次雙周協商座談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指出,這項改革有利于減輕社會單位負擔和推進落實各方主體責任,希望有關各方認真研究,共同推進,確保公共消防安全。
——創新社會治理。
緊緊圍繞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認真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大力推進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
各級公安機關從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運行機制入手,努力編織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網,建立健全武裝巡邏、動中備勤等勤務機制,嚴格落實地鐵公交、散裝汽油、物流寄遞等安全管理制度,完善打擊涉槍涉爆違法犯罪協作機制,提升了動態化信息化條件下的社會治安局勢駕馭能力。
——劍指權力任性。
完善執法權力運行機制,推出完善執法辦案制度、執法司法銜接機制、執法責任制、人權保障制度等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一系列改革舉措。
6月6日,公安部出臺《公安機關內部人員干預、插手案件辦理的記錄、通報和責任追究規定》,為公安機關特別是領導干部干預、插手案件辦理工作劃出了一道“紅線”。
7月6日,公安部法制局召開公安執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座談會,邀請最高人民法院、全國律師協會有關領導、專家就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錯案的產生與預防等與公安機關法制部門負責人進行座談交流,體現了公安機關開門搞改革的誠意。
9月1日,新修訂的《公安機關涉案財物管理若干規定》開始施行,規定要求各級公安機關嚴格涉案財物查封、扣押、凍結等程序,并明確了涉案財物保管的具體要求,強化了辦案部門與保管部門的相互制約。
——激發隊伍活力。著眼于建立體現人民警察職業特點、有別于其他公務員的人民警察管理制度和職業保障機制,修訂出臺人民警察撫恤優待辦法,設立民警因公受傷醫療費專項基金,建立民警意外傷害保險制度。
6月30日,全國公安民警人身意外保險協議簽字儀式舉行,標志著這一覆蓋全國公安民警的保險項目理賠工作正式啟動,邁出了完善人民警察職業保障制度、提高民警職業風險保障水平的重要一步。
公安部還會同有關部門就解決今年公安院校畢業生入警、提高入警率問題專門出臺了實施辦法。
頂層設計重落實改革蹄疾步穩
根據“1+3”意見方案繪就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公安部建立以時間軸為紐帶、以責任鏈為核心的倒逼機制,不斷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進度,緊鑼密鼓地研究審議相關配套文件,加緊實施一系列推進公安改革的部署,公安改革呈現強力推進之勢。
——層層分解任務,級級壓實責任。
公安部緊緊圍繞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分工交辦的20多項牽頭任務和“1+3”意見方案確定的110多項改革任務,狠抓任務分解、責任落實,將改革任務逐項具體化,逐一明確責任領導和責任單位,明確工作進度和時間節點,提出可檢驗的成果要求,層層簽訂了任務書、責任狀,逐級壓實改革責任,確保如期兌現承諾。
今年年初,公安部印發了《2015年公安部重點改革任務分工實施方案》,明確了9個方面16項重點改革任務和今年提請公安部深改組審議的67項重大改革事項。
——建立議事機制,逐項研究審議。
公安部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建立了定期審議公安改革事項工作機制,去年以來,公安部深改組已召開15次會議,僅今年以來就召開12次會議,審議重大改革議題22項。如圍繞深化行政管理服務改革,研究審議了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推進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等意見方案;圍繞執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研究審議了對干預、插手案件辦理進行登記備案和責任追究、涉案財物管理等相關意見。一個個帶有頂層設計、體現改革成果的政策文件相繼出臺實施。
——統籌安排試點,鼓勵先行先試。
公安改革涉及問題多,各地情況千差萬別,不能搞“一刀切”。為切實調動各地推進公安改革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發揮好試點對全局性改革的示范帶動作用,公安部就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試點工作提出了總體安排意見,先行確定了20項改革試點項目,選擇在東、中、西部部分地區開展試點,給地方公安機關以大膽探索的自主權。同時,確定吉林、上海、浙江、貴州4省市和蘇州、珠海、包頭、西安4市公安機關作為公安改革綜合試點地區。
目前,公安部已就推行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掛失申報和丟失招領制度、輕微刑事案件快速辦理機制等多項改革組織試點,為深入推進公安改革投石問路、積累經驗。
——開展督導檢查,狠抓推動落實。
改革推進到哪里,督察就跟進到哪里。國務委員、公安部部長郭聲琨多次強調,要聚焦盯緊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大改革項目進行重點督辦。今年5月下旬,公安部改革辦會同警務督察局共同組織對各地公安機關開展了公安改革專項調研督導,督察組先后深入50多個地市公安局和部分基層單位,以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實地調研、座談交流、隨機抽查、共同會診等方式開展了督導檢查,有力推進了公安改革的深入開展。
——堅持法治引領,完善法律法規。
為確保各項公安改革于法有據,公安部積極推進《反恐怖主義法》、《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法》、《看守所法》、《強制醫療所條例》等立法任務。目前,相關法律草案已提交全國人大、國務院審議,修訂后的《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已經頒布實施。公安部將修改《人民警察法》列為改革重點項目,意在通過立法固化公安改革成果,依法保障人民警察履行職責、行使職權。
——注重開門納諫,廣聚民智民意。
公安部聘請相關領域專家擔任改革咨詢顧問,先后召開專題座談會、專家論證會等50余個,對10多個改革方案在公安機關內部廣泛征求意見,一些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在互聯網上公開征求意見,通過廣納良言觸發“頭腦風暴”,使各項改革的意見方案更加接地氣、聚民氣,更具可行性、操作性。
基層投入改革大合唱好戲連臺
大勢應時而起,形勢催人奮進。
各級公安機關不等不靠、主動作為,迅速投入公安改革“大合唱”,廣大民警共同為改革支招,各方面一起為改革發力,公安改革呈現次第開花、亮點不斷、好戲連臺的局面。
——公安改革納入各級黨委政府重要議事日程。
各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公安改革,緊密結合本地實際,不失時機地推進公安改革。目前,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已就“1+3”意見方案研究制定本地的實施方案或正在研究落實意見。時任貴州省委書記趙克志深入基層公安機關調研公安改革,多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公安改革;山西、廣東、重慶等地黨委主要領導同志專門對推進公安改革作出批示指示,提出明確要求;廣東珠海、四川成都等地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擔任公安改革領導小組組長。
——公安改革形成上下聯動、同頻共振之勢。
各地公安機關在“1+3”意見方案框架下,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上海市公安局積極探索建立警官、警員、警務技術職務序列分類管理體系。廣東省珠海市公安局研究制定了珠海公安改革創先綜合試點行動計劃,圍繞創建珠海特色、全國一流的法治化、科學化、社會化、智能化、國際化現代警務新模式,提出了第一批47個重點項目清單,積極推動改革落地見效。
——警務體制機制探索創新邁出新的步伐。
公安部制定出臺大力推進警務實戰化建設的意見,全面推進一體化運作的情報指揮機制、合成專業的偵查辦案機制、立體常態的巡邏防控機制和實用實效的警務保障體系建設。
各地公安機關緊緊圍繞實戰化要求,大力推進警務體制機制創新。浙江省公安廳著力優化警力布局、推動警力下沉,連續3年以省廳1號文件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派出所工作的意見,出臺了各市警種警力配比標準,對部分執法執勤機構實行隊建制改革,科學配置警種職能、統籌使用警力。北京市公安局采取市局和分縣局機關按不低于20%的比例精簡編制等辦法,精簡機關編制764名充實基層一線,基層一線力量得到了加強。湖北省武漢市公安局將城區交警、巡警管理由“市局——分局——派出所”3級調整為“分局——派出所”兩級,建立了人往基層走的長效機制。
“1+3”意見方案的出臺實施,按下了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快進鍵”,公安改革提擋加速,給公安工作和隊伍建設注入了強大動力和勃勃生機。
法制網北京9月14日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