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蔣安杰 近日,第二屆“法治中國·湘江論壇”在湖南省長沙市召開。本屆論壇由中國行為法學會和中南大學共同主辦,中南大學法學院承辦,論壇主題為“互聯網時代的法治中國建設研究”。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國家行政學院、北京師范大學、中山大學、東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蘇州大學、對外經貿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編譯局、溫州大學、華南師范大學、中南民族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湘潭大學等近四十所高校及研究機構的一百余名學者,中國法學會、中國行為法學會、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湖南省人民檢察院、湖南省人大法工委、湖南省政府法制辦、湖南省司法廳、湖南省公安廳等有關機構的領導和專家,地方法學會、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政府行政法制系統有關領導和法律實務工作者參與了本屆論壇,并就選題展開熱烈討論;《人民日報》《法制日報》《光明日報》、湖南衛視等中央和省市區媒體全程關注并做專題報道。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文顯教授、中國行為法學會副會長李文燕教授、國家行政學院法學部主任胡建淼教授、湖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肖迪明、湖南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盧樂云、湖南省公安廳常務副廳長周符波、湖南省政府法制辦副主任張建華、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馬強、中南大學常務副校長黃健柏教授等出席開幕式。
張文顯指出,互聯網已然成為中國法治建設的新引擎,互聯網法治正引領中國法治進入法治新常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要求大力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這些均迫切需要法治的引領、規范和保障。本屆論壇研討的論題大體覆蓋了互聯網法治的基本問題、前沿問題和敏感問題,期待各位與會專家為形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互聯網法治理論,推進互聯網法治和法治中國建設貢獻思想智慧和力量。
黃健柏認為,湘江論壇的設立與發展,充分體現了中南大學服務國家和地方重大需求,以教授為中心,以學生為根本,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本屆論壇選題具有重要意義,只有能夠及時回應互聯網挑戰的法律體系,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面向信息化社會的法律體系。
李文燕表示,全力推進互聯網時代的法治中國建設,是把互聯網的發明成果與法治建設各領域深度融合的實際行動,是主動適應和引領國家治理新常態、形成國家治理的必然要求;在推進互聯網時代的法治中國建設中必須正確處理立法民主化與立法科學化、制定互聯網時代特有法律規范與修改完善傳統法律規范、建設法治政府與積極利用互聯網建設透明政府、利用信息和數據技術建設廉潔政府與高效政府、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與加強司法公開、司法便民、互聯網領域監管監控與合作治理、建設信息社會與公民社會、互聯網中信息公開與信息保護、主動推進法治建設與被動應對法治訴求、法治建設與民主建設等十對關系。
論壇分五個單元展開研討:第一單元“互聯網時代法治前沿問題”;第二單元“互聯網時代的法治政府建設”;第三單元“互聯網時代的法治社會建設”;第四單元“網絡社會的法律治理”;第五單元“互聯網時代司法制度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