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廷導讀: 銀行卡遭異地盜刷,涉案銀行往往為此要承擔一定責任。然而,孫先生的遭遇,卻讓他索賠無門。在卡未離身且密碼沒有任何外露的情況下,孫先生卡內49990元卻通過支付寶平臺在海南海口被轉走。一怒之下,孫先生將銀行告上法庭。10月26日,人民法院通報了這起銀行卡糾紛案的判決。 案例 2014年4月23日,孫先生在某銀行開了個賬戶,并辦理了U 盾。當天,孫先生的客戶向他卡內還款15萬元。然而僅僅過了兩天,他查賬時發現卡內少了不少存款。于是,孫先生立即掛失。他次日詢問銀行得知,卡內的存款49990元已于2014年4月25日通過支付寶平臺在海南海口被轉走。孫先生認為,銀行與第三方平臺(支付寶)合作,他的U 盾未曾離身且密碼沒有任何外露,存款被轉走,銀行應當負全責。于是,他將銀行起訴到法院,索賠49990元本金及利息。孫先生起訴后,銀行曾協助孫先生向支付寶公司索賠,但遭拒。2015年6月23日,支付寶公司向銀行出具的一份《說明》載明,孫先生該筆49990元款項是從他的銀行卡通過孫先生的支付寶賬戶,再轉賬到一張開戶名為孫先生的信用卡,最后再轉賬給了鄧某和孫某的賬戶。孫先生很納悶,他并沒有開通支付寶,更不認識鄧某和孫某,這是怎么回事? 庭審中,孫先生稱,在銀行申請銀行卡后,當天就接到一個自稱銀行職員的人發來的手機短信,他按該短信所載電話號碼聯系了對方,對方稱可幫他辦理高額信用卡,但要求孫先生更改在銀行卡的預留手機號碼以方便核實信息。孫先生認為,他剛辦的銀行卡已經設置了密碼并申領了U 盾,足以保障資金安全。因此,他就變更了預留手機號碼為對方的手機號碼,又根據對方的要求申領了信用卡。隨后,他還根據對方的要求,將身份證、銀行卡、信用卡拍照發給對方,并將信用卡的密碼也提供給對方。孫先生沒有將銀行卡的密碼告訴對方,且銀行卡與信用卡的密碼并不一致。但他沒想到的是,這已經足夠讓他人利用他的信息和預留的手機號碼,開通了支付寶賬戶并綁定了信用卡。 法院認為,孫先生自身存在嚴重過錯。而且,他并沒有證據證明銀行在支付寶賬戶的開通及轉賬過程中存在過錯或違約行為。因此,銀行無需對孫先生的損失承擔責任。近日,法院據此駁回了孫先生的訴訟請求。 銀行卡被盜刷,原因通常有以下幾點: 1、儲戶信息包括密碼身份證號、手機號等從銀行泄露(危險程度最高,最難預防); 2、手機中毒導致驗證碼被截取; 3、個人信息被盜取,手機卡被異地補卡導致驗證碼被截取; 4、消費刷卡或者套現時刷POS機被竊取信息。 當我們發現自己的銀行卡被盜刷時,我們該如何止損呢? 1、盡快改密碼,掛失。 2、去附近的ATM機取款,小額即可。此步驟是為了留證,證明之前的盜刷非本人操作。 3、報警,尋求警方幫助,一旦警方正式立案調查,你就有完全的理由申請拒付。 4、可以向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等行業管理部門和相關機構投訴舉報。如果有明確的侵權人,則可以依據《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我國《刑法》也有相關規定:“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煥廷律師提醒: 1、不要隨意向不正規的網貸平臺、社交網站上傳個人隱私照片,盡量不要上傳身份證照信息,也不要輕易添加陌生人為好友。 2、如果用手機拍攝個人隱私信息,拍完用完后要盡快刪除,關鍵證件照的照片一定不能留在手機里或者網盤中。 3、個人的身份證無論如何都不能外借。凡是需要個人信息的網站或者程序盡量避免使用,同時注意學會使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 4、不要隨意連接免費wifi,在網購時,也要小心釣魚網站。與此同時也要慎重參加網絡調查活動。 5、妥善處理好含個人信息的單據,例如快遞單、車票、身份證復印件、個人簡歷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