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同行為是企業經營的直接體現,合同風險是企業最大的法律風險。
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議,應用非常廣泛。
一、審查合同主體的重要性
由于合同主體相互之間平等,致使有的當事人在簽訂合同時不愿或疏于審查對方當事人的真實身份,一旦發生糾紛可能會因不知被告真實身份而無法起訴。對于利用虛假身份簽訂合同騙取財物的行為,更要注意嚴格防范,以防本人利益受損。
合同主體的資格審查是合同簽訂過程中首要審查方面,它直接關系到以后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必須予以重視。

二、合同主體是公司企業的資格審查
(一)營業執照。
核查對方營業執照是否通過了最近一年的年檢,可以斷定其是否是依法設立及有效存續;
根據營業執照上載明的信息,可以斷定合同約定的義務是否在對方的經營范圍之內以及合同金額是否超出了其注冊資本的范圍。
(二)組織機構代碼
如同居民的身份證一樣,組織機構代碼證是組織機構在社會經濟活動中統一賦予的單位身份證。
組織機構代碼是對中國境內依法注冊、依法登記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其他組織機構頒發一個在全國范圍內唯一的、始終不變的代碼標識。
(三)稅務登記證
稅務登記證是稅務機關核發給企業的進行經營活動的憑證。
企業要想從事經營活動除依法取得營業執照外,還應當取得稅務登記證。
稅務登記證不僅是判斷合同對方企業能否開具發票的憑據,也是驗定其開具的發票是否有效的依據。
(四)行業資質證書
資質證書是國家授予企業從事某種生產經營活動的資格證書。
我國法律對某些行業的從業資格做了限制性規定,沒有從業資格的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特定的業務,如果我方與沒有資格的主體簽訂此類合同將給我方帶來經濟損失。
沒有相應的資質證書,就算合同簽訂了也可能導致無效。
另外,經營范圍是否合法,也是簽約審查的重點,法律規定“當事人超越經營范圍訂立合同,人民法院不因此認定合同無效。但違反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經營的除外”。
據此,我們應當重點審查對方簽約項目是否違反了國家限制經營、特許經營和禁止經營的規定。
(四)授權委托書
如果簽約單位是為其他企業或個人簽訂合同,或者是企業的分支機構簽訂合同,需要由該單位提供相關的委托手續。
1、審查代理人的合同簽訂代理權
如果合同是由對方的代理人代簽,應審查該代理人是否具有代理權限、是否超越代理權限或代理權限是否已終止。
2、審查代理人對合同標的的處分權
由于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會影響到合同的效力,因此應當了解、判斷當事人是否對合同標的物有處分權,如果沒有處分權,應當要求權利人追認。
二、合同主體是公司企業的資信審查
企業在進行重要的交易之前,應盡量對合作對方做資信調查。
資信調查有利于未來履行合同。
對于合作方是公司企業的,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做個簡要的審查:
(一)工商、稅務、質檢等機構出具的企業信息;
(二)權威網站、電視、廣播、報紙等媒體的新聞報道;
(三)對方自己舉辦的產品展銷活動;
(四)向對方合作的金融機構、擔保機構、商務咨詢機構了解情況;
(五)對方客戶的服務反饋或者產品反饋;
(六)對方獲得的榮譽稱號、證書;
(七)有必要時可以要求對方出具資產負債情況;
(八)有必要可以要求對方出具擔保;
(九)對方的企業規模、員工人數、占地面積等信息;
結 語
以上就是合同風險防范中關于“合同簽訂中對方是公司企業的資格審查”問題解讀,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幫助,如遇到較為復雜的情況,建議咨詢合同糾紛類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