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借貸糾紛是民商事案件中較為常見的民事糾紛,民間借貸是指公民之間、公民與法人之間、公民與其它組織之間借貸。民間借貸中關于“持有借條到法院起訴,法院卻不受理”的問題一直是當事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了解這個問題:
一、該法院是否屬于本案件受理管轄的法院?
根據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借款合同涉及案件的管轄法院規定如下:
第一,口頭民間借貸糾紛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適用民訴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
第二,書面借款合同糾紛,借貸雙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事后未達成補充協議,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的,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
如果不是按照以上的規定到沒有管轄權的法院去起訴,即使其他材料再齊全,法院當然是不會受理的。
二、原告是否具有債權人資格?
民間借貸訴訟的原告需要具備原告主體資格,即債權人資格,不具有債權人資格而起訴,法院當然也不會受理。
需要注意的是,假如原告是債權人,但是借條等債權憑證上卻沒有載明其姓名,這時候起訴,法院會受理嗎?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2條第2款的規定,“當事人持有的借據、收據、欠條等債權憑證沒有載明債權人,持有債權憑證的當事人提起民間借貸訴訟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被告對原告的債權人資格提出有事實依據的抗辯,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原告不具有債權人資格的,裁定駁回起訴。”
也就是說,這種情況下,法院是會受理的,除非訴訟中被告提出有理由的抗辯,否則法院會認定原告具有債權人資格。
三、被告身份是否確定?
根據民事訴訟法規定,訴訟必須具有明確的被告,即原告要法院提供被告的姓名、住址、身份證號、聯系方式等身份信息,這里面尤其要注意寫清楚住址和聯系方式,住址是法院給被告發傳票的依據,聯系方式是法院用來聯系被告,所以這個聯系方式一定是能打通的,總之,如果法院連被告是誰,怎么聯系都不知道,下面的程序就無法就行,法院當然就不會受理這個案件,當事人可不能指望法院替你找人,這也是不切實際的。
四、民間借貸是否涉及集資詐騙等犯罪?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對于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民間借貸案件,人民法院應當不予受理或者駁回起訴,并將涉嫌非法集資犯罪的線索、材料移送公安或者檢察機關。
五、借貸訴訟是否超過訴訟時效?
注意,訴訟時效并不影響起訴權,只是影響勝訴權,因此我們把這一個因素也列為影響案件正常進展的一個方面去考慮。
訴訟時效一般是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時起算,時效為2年。
需要注意的是,我們這里說的是借條的訴訟時效問題,欠條與它不同。
第一,債權債務人約定還款期限的,以約定為準。
第二,需要強調的是,在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條中,債務人歸還債權人的借款的時間尚未確定,即債務人應當歸還借款,但由于期限待定,所以債務人在法律上不存在歸還的義務。在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前,債權人也沒有權利要求債務人立即還款。
而訴訟時效是從權利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權利受到侵害時起算。故在未約定還款期限的借條中,只有出借人要求借款人履行義務的寬限期屆滿之后,債務人才有義務歸還借款,債務人才有可能不履行還款義務從而侵犯到債權人的利益,從而訴訟時效起算。
結 語
以上就是關于民間借貸——“持有借條到法院起訴,法院卻不受理”的問題的解讀,希望能為大家帶來幫助,如遇到較為復雜的情況,建議咨詢相關專家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