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付寶(alipay)和財付通(tenpay)是國內較為常見的在線支付平臺,或者被稱為“第三方擔保交易工具”。兩者在功能上大致都是為在線充值、提現、支付、交易管理等。隨著電子商務逐漸深入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頻繁使用支付寶等在線支付平臺進行消費或者交易,那么,隨之而來的糾紛就逐漸涌現出來,常見的就是借貸糾紛,那么,這些支付寶、財付通等財產交易記錄能否作為借貸的證據。
【典型案例】
2015年9月17日,做餐飲的個體戶梁濤因暫時的經濟困難向熟人譚峰借款2000元,由于借款金額較小,雙方又是熟人,因此兩人沒有簽訂書面借合同,甚至梁濤也沒有打借條,譚峰采用便捷的支付寶轉賬形式向梁濤轉款2000元,并在紅包備注處載明“今借梁濤2000元,2015年9月17日”。
(注:此案例是作者根據身邊一真實案例所編寫,案例中的姓名系化名)
【裁判要旨】
第一,對于以網絡支付平臺交易記錄體現的借款事實,法院可以依據合理判斷,支持貸款人要求借款人還款的請求。
支付寶、財付通等交易記錄可以作為證據使用,但是要證明雙方存在真實的借貸關系,還需要尤其證據來輔助證明,須達到以下的證明力:
能夠排除合理懷疑,證明雙方存在借貸合意。比如單憑本案中譚峰在用支付寶轉賬時,所備注的“今借梁濤2000元,2015年9月17日”這項信息不能說明梁濤向譚峰借錢的事實,不能合理排除其他事實的存在,貸款方譚峰還需要提供相關證據來佐證借款事實的存在。
第二,本案中,從物質載體看,支付寶交易記錄是電子數據,屬于電子數據證據;同時它又依靠內容證據事實的證據,亦屬于書證的一種。
【借款數額較大時需注意】
另外,如果涉及借款數額較大,法院會謹慎的審查:
資金來源是否合理、出借過程是否符合常理、是否有相關證據佐證事實等情況。
在利用支付寶等第三方交易平臺進行借貸交易時,支付寶等第三方交易平臺的賬戶信息可以作為判斷貸款人是否實際交付借款以及是否有借貸能力的判別標準,同時,基于支付寶運作的規律,如果第三方平臺交易是基于商業交換進行的連續性等價交易,那么這種判斷標準應該是概括性的,只要從整體上看,支付寶的歷史交易金額大于借款金額,那么就可以證明兌換出該筆資金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