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故事情節
犯罪嫌疑人和幾個同伙從事非法生產加工瘦肉精”銷售全國多個地區,給廣大消費者身體健康及生命的嚴重損害,給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并且對公私財產遭到特別重大的損失,非法獲得250萬元人民幣,甲某個人所得160萬余萬元,在共同犯罪中系主犯。人民法院以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罪給與甲某武器徒刑,剝奪政治終身監獄執行,宣判后交付監獄執行刑罰。服刑三年后,執行監獄以犯罪甲某確實存在悔改的表現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將武器徒刑減為有期徒刑20年,經過法院的審理和查明,甲某確實存在悔改的事實,甲某在監獄里期間能認罪悔改,認真遵守法律法規及監視,積極的參加學習和勞動,獲表揚1次、記功1次。
本案中法院認為罪犯人甲某有悔改的表現,但所犯的罪行雖然比較嚴重惡劣對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應從嚴控的減刑,遂依法作出對甲某不予減刑的裁定。
減刑的行為是有犯罪悔改的表現,且犯罪的行為沒有對社會造成極大的影響,但是甲某的行為并沒有表現出以上條件,所以法院不予減刑在情理之中。
假釋:假釋是對判決有期徒刑和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一定的期限后因遵守監獄的規定,接受和教育改造,存在真實的悔改行為,不在對社會造成危害,而附條件地將其予以提前釋放的制度。
案情故事情節
犯罪人甲因造謠撞騙罪被判有期徒刑三年零六個月,判決生效后交付監獄服刑,甲在服刑期間表現出游悔改的現象,建議服刑人員對其假釋。人民法院對此受理了該案件后,公開審理了本案。
法院經過判決查明,犯罪人甲某在服刑期間認罪悔罪,積極接受改造,獲得表揚一次,記功1次。另查明:司法局出具的《社會調查評估報告》證實,甲家住在在農村,甲的年齡已經不小了而且在家的父母常年身體不好,家庭條件也不是很好,家庭經濟條件困難,其本人及家人平常無不良嗜好,與鄰居關系相處和睦。
其居住地村委會、鄰居及其家屬均表示愿意協助對其進行監管教育。(2)刑事判決書及諒解書證實,甲雖在犯罪中騙取他人一定數量的錢款,但案發后與被害人達成和解協議,全部退還所騙款項,取得了被害人諒解,社會影響不大。(3)甲具有較高文化程度,假釋后有能力憑借自身的勞動獲取生活來源。
在本案中甲某可以看出確實存在悔改的表現,且假釋后再有犯罪的可能性比較小,符合法律規定的假釋條件,法院在充分聽取有關方面代表意見的基礎上,依法對甲作出準予假釋的裁定合情合理。
原判刑期五年以上的,一般投入執行一年半以后方可呈報減刑。也就是入監一年半后方可申請首次減刑,之前在看守所的時間是不計算在內的。五年以下的是一年后可以呈報減刑。每次減刑一般不超過一年。罰金、民事賠償、沒收財產等財產刑沒有履行的,非法所得未收繳的,一般不予以減刑假釋。
減刑的程序:
1、由監獄公布,減刑的條件
2、服刑人員書面提出申請并寫出認罪悔罪書
3、分監區全體警察評議通過減刑人員名單,并在分監區公示三天,無異議后報監區
4、監區辦公會研究確定名單,在監區公示三天,無異議后報刑罰執行科
5、刑罰執行科對案卷初審,不符合條件退回。符合條件的在監獄公示七天后,由監獄減刑假釋委員會進行評審
6、上報法院進行裁定
減刑后可以假釋。但假釋的條件是原判刑期過半,確有悔改表現,假釋后不至于再危害社會。不是減刑后的刑期過半。比如說,原判八年,已經減刑二年,需要實際服刑超過四年后才可申請假釋。
假釋后是回原戶籍所在地的。正常情況是必須回戶籍所在地和家人一起居住。
可以工作。可以結婚。但都要備案。
95%的人對這些內容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