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網上被一句話刷爆了,因觸碰道德底線而激起了很多人的憤怒,有人說:憑本事借的錢為什么要還?借錢了都要還,以后誰還敢借錢?欠錢的人往往存在僥幸心理,哪怕成為老賴也不愿還錢,甚至有意躲避還款義務,自以為債權債務屬于民事糾紛,不會坐牢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照樣正常生活,因此欠錢的老賴們才肆無忌憚,口出狂言,但是,老賴們妄圖躲避還款義務是不可能的,因為欠錢不還在以下幾種情況下是有牢獄之災的:
一、通過虛假訴訟做空資產涉嫌虛假訴訟罪
舉例如下,甲欠了乙的錢,甲有錢卻不想還,于是和丙合謀制造虛假民事糾紛騙取法院判決,讓法院將甲的財產判給丙。之后乙去告甲才發現,甲的財產早就被判沒了,已無力償還。通過這種虛假訴訟騙取法院調解書或判決書的行為浪費司法資源,擾亂司法秩序,影響司法權威和公信力,必將付出沉痛的代價。根據《刑法》規定:“以捏造的事實提起民事訴訟,妨害司法秩序或者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二、拒絕履行法院判決涉嫌拒執罪
法院判決生效后,被執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故意不償還債務的,根據《刑法》規定:“對人民法院的判決、裁定有能力執行而拒不執行,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三、暴力賴賬涉嫌敲詐勒索罪
案例:李某欠錢不還還逼迫債主將債務一筆勾銷,并寫下4萬元的借條。經檢察院提起公訴,法院以敲詐勒索罪一審判處李某有期徒刑五年。根據《刑法》第274條規定,敲詐勒索公私財物最高可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四、以非法方式獲取欠條或借條
《最高人民法院(2000)刑他字第9號批復》確認:“被告人以暴力、脅迫手段強行奪回欠款憑證,并讓債權人在被告人已寫好的收條上簽字,以消滅其債務的行為,符合搶劫罪的特征,應以搶劫罪定罪處罰。”
《關于搶劫、盜竊、詐騙、搶奪借據、欠條等借款憑證是否構成犯罪的意見》稱,債務人以消 滅債務為目的,搶劫、盜竊、詐騙、搶奪合法、有效的借據、欠條等借款憑證,并且該借款憑證是確認債 權債務關系存在的惟一證明的,可以搶劫罪、盜竊罪、詐騙罪、搶奪罪論處。
因此,欠債還錢天經地義,借錢給你是人情,還錢給債主是義務,請各位欠債人都謹守心中道德底線,千萬不要踩踏法律紅線。
95%的人對這些內容感興趣: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款糾紛怎么辦? 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無效怎么辦?工程款怎么算?
更多免費咨詢婚姻家庭、人身損害、合同糾紛、地產糾紛、債權債務、民間借貸、建筑工程、醫療事故、勞動工傷咨詢等,
請關注煥廷律師事務所官方微信:huantinglaw 咨詢電話:400-888-6947
聲明:本文章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公開渠道,不能識別其來源,無法核實和聯系原作者,如有版權爭議,請聯系工作人員